躁狂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?——一问一答全面解读(附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真实治疗案例)
Q1:什么是躁狂症?它和“心情好”有什么区别?
A:躁狂症并非简单的“情绪高涨”或“性格开朗”,而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,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发作状态。它表现为持续、显著且脱离现实的情绪亢奋、精力旺盛和行为冲动,常伴有思维奔逸和判断力下降,严重影响个人生活、工作和人际关系。
与正常人短暂的“开心”不同,躁狂发作具有病理性、持续性、失控性的特点,患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“生病了”,甚至在发作初期误以为是“状态极佳”。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引发冲动消费、不当社交、危险行为,甚至发展为精神病性症状。
Q2:躁狂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?
A:根据临床诊断标准,躁狂发作通常持续至少一周(轻躁狂为4天以上),并出现以下典型“三高”症状:
情感高涨(情绪高):
思维奔逸(思维高):
活动增多(精力高):
此外,还可能伴随注意力分散、自我评价过高、言语迫促、行为鲁莽等症状。严重者可出现幻觉、妄想等精神病性表现,称为“谵妄性躁狂”。
Q3:躁狂症会反复发作吗?长期不治会怎样?
A:是的,躁狂症多为周期性发作,常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,构成“双相情感障碍”。若未规范治疗,可能:
因此,早识别、早治疗至关重要,可有效控制病情,预防复发,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生活。
Q4:中医如何看待躁狂症?如何治疗?
A:在中医理论中,躁狂症属于“癫狂”范畴,认为其根源在于五脏功能失调,尤以心、肝、痰、火为主。常见病因包括:
治疗强调“清火化痰、镇心安神、疏肝解郁、调和阴阳”,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,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:
整个治疗过程注重“急则治标、缓则治本”,实现症状控制与体质调理同步进行。
Q5:能否分享一些真实患者的治疗案例?
A:以下是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接诊的两位真实患者案例(已隐去个人信息):
案例一:一周花光积蓄,他被“亢奋”拖入深渊
王先生,30岁,自由职业者。某日突然变得异常兴奋,整夜不睡,连续三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却自称“精力充沛”。他语速飞快,从投资聊到哲学再到宇宙奥秘,话题跳跃,家人无法插话。更严重的是,他在五天内刷爆信用卡,投入数十万元进行高风险炒股,并计划“环游世界创业”。
因行为失控,家人强行将其送至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。医生评估为“急性躁狂发作”,结合其面红目赤、舌红苔黄腻、脉弦滑数,中医辨证为“痰火扰心”。立即给予心境稳定剂控制情绪,配合中药清火化痰、镇心安神,并辅以针灸调节自主神经。
治疗一周后,王先生情绪逐渐平稳,言语恢复正常;两周后,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唐,深感后悔。继续住院治疗三周,症状完全缓解。出院后坚持服药和定期复诊,至今一年未复发,已回归规律生活。
案例二:话多易怒,原是双相情感障碍在作祟
李女士,27岁,教师。半年前曾因情绪低落、失眠、厌食就诊,被诊断为“抑郁症”,服用抗抑郁药后情绪好转,但随后变得异常活跃:上课时滔滔不绝,课后频繁联系学生家长“谈人生理想”,脾气暴躁,因一点小事与同事激烈争吵,甚至当众哭泣后又大笑。
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医生详细追问病史,发现其存在“抑郁-亢奋”交替模式,确诊为“双相情感障碍(躁狂相)”,中医辨证为“肝郁化火,心神失守”。调整治疗方案:停用单纯抗抑郁药,改用心境稳定剂联合疏肝泻火的中药,并进行心理教育,帮助她理解“情绪波动是疾病表现”。
经过一个月系统治疗,李女士情绪趋于平稳,睡眠改善,恢复教学工作。后续通过定期随访和家庭支持,病情稳定,学会识别早期躁狂信号,主动寻求帮助。
Q6:如何帮助身边的躁狂症患者?
A:若发现亲友出现异常亢奋、冲动行为,请注意:
结语:
躁狂症不是“疯癫”,而是大脑情绪调节系统失衡的医学问题。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,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科学诊疗,无数患者已成功控制症状,重获情绪平衡与生活掌控权。请记住:躁狂的背后,是渴望被理解的灵魂——及时干预,规范治疗,光明始终在前方。